关于古事记

古事記とはいったいどのような作品なのでしょうか。
神と人が交錯する古代の世界へ踏み出してみましょう。

古事记的意义

《古事记》成书于和铜五年(712),是日本最早的历史书籍。全书由上中下三卷组成。上卷附有序文,是我们借以了解《古事记》的编撰目的、成书情况的唯一材料。据序文记载可知,经“壬申之乱”而即位的天武天皇担心诸家所传“帝纪”(记载历代天皇的历史记录)以及“本辞”(神话与传说)“既违正实,多加虚伪”,于是对以往帝记与本辞予以修订,去伪存真,以流传于后世。《古事记》就是这样的背景下诞生的。亦即,《古事记》的编撰目的在于统合各氏族的历史观。对于内乱之后登基的天武天皇来说,当务之急便是稳定人心。因此,可以说《古事记》对他是不可或缺的。

值得注意的是,上述成书情况表明《古事记》所载历史说到底还是以天皇为中心的内容。与几乎同一时期成书的《日本书纪》相比较的话,不难发现《日本书纪》收录传说具有多样性特征,而《古事记》所载神话、歌谣则呈现出结构严密、前后一贯的特征,似乎是一个完整的文艺作品。《古事记》序文中的 “稽古”“照今”,足以说明古典文学的本质和意义。但是我们必须慎重考虑的是,其中记载的是什么样的“古”,照出的又是什么样的“今”。

在国际化迅疾发展的现代,各国必须清楚认识本国之于世界的价值。日本也不例外,必须充分把握文化遗产的重要性。可以说,重新审视我国黎明期先人的作品,必将成为推动文化走向未来的重要学术资源。《古事记》无疑是日本文化根基之所在,因此,推进以《古事记》为中心的本项事业,其意义之重大,不言而自明。

古代史

《古事记》中所收录的神话,以及天皇、氏族的传说本身并不是历史事实。但是,无可否认的其中也反映出律令制时代以前的一些历史情况。因此,在文献史学、特别是在日本古代史研究领域,具有相当的文献价值,可资于考察当时的王权、氏族政治,以及古代国家的形成。
在继承现有研究成果与研究方法的基础之上,本项事业对《古事记》材料施以实证性、批判性考察,从而解明古代王权与氏族的实际情况,进而通过本文校勘、注释史梳理,以及国外研究与传播、教育研究与传播等形式,并制作综合数据库,在国内外学会及研讨会发表研究成果,举办《古事记》讲座,以有效推进学术研究在本校乃至社会的成果转化。

作为综合数据库的重要一环,我们将对氏族传承进行全面的收集和探讨,以从文献史学角度考察《古事记》。其目的一二,一是提供便于网络检索的氏族传承及其相关史料和最新研究成果,二是为《古事记》研究、古代史研究提供便利。

研究史、接受史

综观《古事记》的研究史,必须首先注意的本居宣长的《古事记传》。《古事记》成书很早,但在上代、中古、中世时期并未受到重视,中世时期出现的《古事记里书》也只是收录了极为简单的注视。直至近世,随着国学的兴起,对日本古道的重视也日益高涨。本居宣长认为《古事记》是阐扬古道的最佳典籍,于是将之作为研究对象,积三十余年之功,完成四十四卷本的《古事记传》。该书从整体到细部都加以极为细密的注释,从而使《古事记》一跃而成为屈指可数的古典书籍,而被国内广泛认知。《古事记传》中的注释质量较高,而且有发现《古事记》价值之功,理应获得高度评价。

但是,因为《古事记传》学术水平极高,致使其后的研究大多只能步其后尘,而鲜有发明,难有太大进展。直到大正,昭和时期,学界以重新审视本居宣长的校勘与训读为中心,从神话学、历史学、日语学、民俗学等多个领域,进行跨学科的综合、深入研究,终使《古事记》研究取得极大进展。在这样的学术动态中,诞生了本文研究的集大成之作《诸本集成古事记》、《校本古事记》,以及跨学科综合研究的大型丛书《古事记研究大成》。可以说,这些研究成果居于《古事记》研究的金字塔的顶层。

但是,研究的深化也促进了研究的细化,学术成果水平的衡量也愈益困难。因此,今后的《古事记》研究应该首先对近世至今的研究成果加以系统性梳理和准确的把握,以此为基础,明确研究的目标与任务。在日本古典文学研究领域中,《古事记》研究成果之重大是罕见的。可以说,目前的《古事记》研究正面临着一个重大的转折点,必须充分认识现有的基础研究成果,并认真思考如何推进今后的研究。因此,我们以编撰21事记的《古事记传》为目标,集成不同领域专家的注释,以期推陈出新,促成《古事记》研究的新进展。

《古事记》故事

《古事记》中有各种各样的神与人物出场。在记述诸神时代的上卷中,有如下出场人神:胡子长到胸前却还哭闹不停的神、身体庞大到覆盖八座山的大蛇、被鲨鱼剥皮的兔子、被老鼠救出来的女婿等。中下卷记述人间的故事:如日本最早的天皇、运用智慧逃出火攻的王子、沉湎于不道德恋情的兄妹、为忠义而牺牲的臣下、争夺皇位而斗争的王子们等。《古事记》是由具有魅力的诸神和人物点缀而成的。
首先,让我们来读一读《古事记》的梗概吧。请点击左边的链接。

先頭